更新时间:2024-06-24
描述:
加工高端鞋的利润率大概在15-20%,中端鞋10-15%,低端的只有8-12%。这还是整个产业链环节的利润,如果单从代工厂来看,能得到的利润则更低。
一双鞋从设计到出售的整个环节中,代工这部分的毛利率,大概只有2%左右。
而在1997年之前,莆田数千家代工厂的出现,更是给当地的制鞋产业带来了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,代工厂之间打价格战,从**初一双鞋能赚10-15块钱,到后来每双的利润仅有1-2块钱。
逐渐增高的成本、微薄的利润、萎缩的订单,加上品牌方代工向更廉价的东南亚转移,莆田鞋开始逐渐变味。
到2003年,莆田就有3000多家仿冒**的鞋厂,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搞到品牌鞋的图纸,靠着多年积累的技术,开始大肆仿冒**鞋。
起初,这些假鞋主要销往国外,随着国外**的力度增强,同时国内的电商平台兴起,莆田的假鞋开始内销,莆田“假鞋之都”的名气由此坐实。
因为这些假鞋几乎都产自家庭式的中小作坊,生产、销售一条龙的模式,没人能准确统计出莆田假鞋在当地制鞋业中的比重到底占了多少,甚至有当地人说“莆田制鞋行业90%的人都跟这个有关”,一次又一次的**行动,也没办法让这个灰色的产业彻底消失,它俨然成了莆田制鞋业的一部分。